close

美國陸軍軍醫部門裝備實驗室在1920年開發出了密封在銅盒中的克來爾式急救包(First-Aid Packet, Carlisle Model),其外包裝的銅盒採用與食品罐頭同樣的密封方式,以確保內容物保持在無菌狀態與不受外來的毒氣或其他因素的污染。內容物由一塊紗布繃帶連著止血墊所構成,使用時將止血墊壓在傷口上,再將紗布繃帶綁緊固定即可完成基本的傷口包紮。


1941年起磺胺藥粉(消炎粉)開始被配備在急救包中,在包紮傷口前先將磺胺藥粉灑在傷口上消毒,以免後續傷口發炎,這個動作很多描述二次大戰的電影中都會出現,每個急救包內含5公克裝的消炎粉。


1943年隨著戰事吃緊,銅開始出現短缺,期間也有出現過鐵、塑膠、臘紙的外包裝。這個急救包每人配備一個,裝在帆布製的袋中攜行,這種樣式的攜行袋國軍的陸戰隊目前仍再使用中。


克來爾式急救包外包裝的銅盒



↓M1942急救包攜行袋(照片來源:骨狗搜尋)



 


克來爾式急救包在二戰結束後仍在繼續使用,內容物沒變,但改叫戰鬥包紮繃帶(Field Dressing or Battle Dressing) ,在冷戰時期,外包裝改為綠色塑膠袋並以真空方式包裝,攜行袋則改用ALICE(又稱愛麗思裝備,英文輕量化個人攜帶裝備的字首簡寫)的攜行袋所取代,這款攜行袋也可放置指北針,在越戰電影中,常常可見美國大兵將這個袋子掛在H肩帶上,1967年後則將帆布改為尼龍布製。



 


戰鬥包紮繃帶使用方式,將白色面朝向傷口,記得不要用手碰觸白色的紗布面,將白色的紗布敷料面向壓住傷口處,然後將繃帶綁住固定(照片來源:骨狗搜尋)




↓國軍個人急救包,陸戰隊與憲兵有配發類似M1942型的攜行袋,其它軍種則放於防護面具攜行袋外惻的小口袋中,使用方法同上圖示範,很多人兵當了數年,可能連這種自救裝備都不會使用




1942年後軍醫部門依照瓜達康納爾島的戰鬥經驗,推出了更大型的叢林戰專用急救藥品組,稱之為M1個人叢林急救裝備組(First Aid, Jungle, Individual, M1) ,內含基本的藥品如防蚊藥水、香港腳藥、淨水錠、阿斯匹靈、克來爾式急救包與個人常用藥品等,畢竟在槍林彈雨的灘頭與孤立無援的叢林中,要等人來救真的是有點困難。


M1型因為捲收後攜帶不便,隨後在1943年後又推出另一款外觀方型,可掛在S腰帶上攜行的帆布袋,稱之為M2型,並全面配發給在太平洋戰區的美國陸軍與陸戰隊,陸戰隊則一直使用M2型急救裝備組直到越戰結束後,美軍地面部隊開使配發新的個人急救裝備組為止,冷戰期間陸軍仍然只配發簡單的戰鬥包紮繃帶。


M1個人叢林急救裝備組(照片來源:骨狗搜尋)


M2急救裝備組(照片來源:骨狗搜尋)


個人急救裝備組(First Aid Kit, Individual)


1967年個人急救裝備組開始生產,並逐漸取代陸戰隊的M2個人叢林急救裝備組,新的個人急救裝備組由一個內裝藥品的綠色塑膠盒與綠色尼龍布攜行袋所構成,尼龍布攜行袋則改用愛麗思夾(ALICE Clips)來固定在S腰帶上。個人急救裝備組的官方名稱為(Case, Medical Instrument and Supply Set No. 8 or First Aid Kit, Individual, Nylon Case)


當出廠時內裝藥品的綠色塑膠盒上會有標明日期的封條封住,當其內的藥品用盡後,再將空盒繳回補給單位再裝填藥品與急救裝備即可。典型的內容物包括:各種尺寸的自黏式OK繃帶、護眼墊、三角巾、戰鬥包紮繃帶、優碘與酒精片、防蟲藥膏、止癢藥膏、氨水等。


這款個人急救裝備組一直是1970-90年代美軍地面部隊士兵的標準配備,陸戰隊使用至2003年,陸軍則採用至2005年,隨後兩軍又各自開發出更先進的個人急救裝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nkcoll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