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問到為什麼美軍個人裝具的金屬扣具上都有個海錨標誌? 合理的懷疑就是這些是供給海軍使用的!
這懷疑真的合理,但是為什麼陸軍的裝具上也有海錨標誌,這問題就困擾我很久了.....
很多人都問到為什麼美軍個人裝具的金屬扣具上都有個海錨標誌? 合理的懷疑就是這些是供給海軍使用的!
這懷疑真的合理,但是為什麼陸軍的裝具上也有海錨標誌,這問題就困擾我很久了.....
↓二戰時日本軍的鋼盔,於昭和7年4月(1932年)定型量產,日軍戰敗投降後裝備就地移交給國軍,這款鋼盔國軍與共軍皆有使用,國軍最後將這款鋼盔交由金馬地區的民眾自衛隊、防砲與民防團等單位使用。幾年前手頭曾經有半打以上數量,換的換,賣的賣,目前手頭就僅剩一頂。
官方型號SSh-40,此頭盔於二戰期間開始配備,電影大敵當前(Enemy at the gates)男主角亦是配戴此型鋼盔,二戰結束之後蘇聯也將此鋼盔大量援助第三世界共黨國家或左派游擊隊,越戰期間越共將此型鋼盔大量配發給高射防炮部隊使用。
早年國軍特有的頭盔,造型設計參考了二次大戰時期的美軍戰車頭盔,其造型與設計為國軍獨有。國造者採用塑膠製造盔體,外覆黑色PVC合成皮材質,盔體上方有9個通氣孔設計,其上並無內建通信用耳機。
內裝設計採用與M-1鋼盔同樣的懸吊式設計。但實際使用後發現因盔體過淺與材質不佳,其懸吊式內裝設計並無明法發揮應有的避震功能,人造材質亦不吸汗。繫帶採用黑色帆布材質,末端扣具與M-1鋼盔帶相同,但材質為鋁製。頭盔的金屬部品多為鐵製,因年代久遠多已生鏽。
虎斑迷彩盔套,使用軍種與時間不詳
早年特戰總隊或反共救國軍使用過的雙面迷彩鋼盔偽裝套(正面),整體造型為八爪魚式,迷彩花樣仿美軍二次大戰期間陸戰隊於太平洋戰區所使用的迷彩。使用時將偽裝套下緣布瓣摺入鋼盔中,再將內盔放入就可以了,在美軍的照片檔案中曾見陸戰隊員將偽裝套後腦杓部份拉出鋼盔之外,藉以充當遮陽布使用以防止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