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好的戰鬥鞋在戰場的重要性並不亞於糧食、水與彈藥,美軍自二次大戰發展出專業的戰鬥鞋以來,仍然不斷的在持續發展更新款更舒適的戰鬥鞋,以滿足在不同地區不同天候下的作戰環境使用。

 

  戰鬥鞋與一般的戶外活動用鞋不同之處在於,軍人要穿著它們跑、跳、伏進、行軍、攀登並在任何天候下穿越各種不同地型,應用環境上比起一般的戶外活動用鞋更寬廣更嚴苛。因此好的戰鬥鞋必須符合以下三個層次的要求:

 

◆首要功能上的要求

 

能加強穿著者的行進能力

 

能最大程度的減少腳部受傷或疼痛的發生

 

能穿著舒適

 

◆第二物性上的要求

 

鞋的高度、重量

 

包覆性

 

防水性

 

材料的強度

 

◆第三製造上的要求

 

成本

 

產量

 

製造地點

 

  綜合以上各點,使軍鞋的研發與製造成為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事業。本文僅就美軍標準配發的軍靴作介紹,其它如叢林靴,防寒靴,登山靴等因為有不同的演進歷史,容後再述。

 

(照片來源:骨狗搜尋)

----------------------------------------------------

   美國陸軍在二次大戰初期並沒有所謂的專業戰鬥鞋(Combat boots),一般就是以及踝高度的常服皮鞋(Service shoes)加上帆布綁腿(Legging)充當戰鬥鞋使用,但是帆布綁腿防護力不夠再加上穿脫不易,因此配合M1943型制服的改款就推出了高統的M1943型戰鬥靴(Boots, Service, Combat M-1943),高統造型加上由兩個活動扣環繫緊的護脛,提昇了對穿著者腳部的保護能力。

 

   一開始因為戰爭期間產能與材料來源不濟,鞋底大量使用再生橡膠,並只能優先配發給陸軍在海外的作戰單位,陸戰隊就還是只能穿著常服皮鞋加上帆布綁腿在太平洋奮戰。

 

▼半筒高的常服皮鞋(Service shoes)

 

 

▼帆布綁腿(Legging)

 

M1943型戰鬥靴

 

   另外一種就是著名的傘兵靴(Jump Boots),美軍傘兵靴係參考德軍的傘靴設計,因為當時德軍已有多次在歐陸進行空降作戰的經驗。高統全皮的合腳包覆設計可防止傘兵降落地面時腳踝扭傷,特別加強的全皮大底加上橡膠防滑片與鞋跟前端有特殊斜角設計,可防止踩壞飛機上的纜線與機門旁的橡膠唇片,帥氣的高統造型與良好的包覆性保護性,使得傘兵對這雙靴子愛不釋”腳”

 

  傘兵們在非戰鬥時甚至將褲腳紮入鞋中藉以展示它們的靴子,象徵它們是精英部隊的一員。除了顏色改變外,其造型也一直沿用至今,越戰初期部份空降部隊的成員仍然會穿著傘兵鞋上戰場,二戰時期由Corcoran公司製造這款傘兵鞋,現今仍然持續生產中。

 

▼傘兵靴


 

▼德軍傘兵靴

 

 

------------------------------------------------------

 

  二戰結束後,美國軍隊縮減了規模,許多常服皮鞋、M1943型戰鬥靴與傘兵靴的庫存就在美國陸軍中混用著。直到19481213日,美國陸軍發表了一款赤褐色漆皮、全皮鞋幫的高統戰鬥靴(M1948 Russet Combat Boots)以全面汰換二戰時期生產的靴子。M1948戰鬥靴外觀酷似二戰的傘兵靴,但鞋底則是採用全橡膠鞋底,並以固特異製法(Goodyear wallet)車縫固定。

 

M1948戰鬥靴

 

同時期,陸戰隊則是採用皮革粗面向外(Rough-out)的高統軍靴,鞋筒上部份眼環是採用鉤狀的快速扣,以便於落水時能迅速鬆開鞋帶脫掉鞋子方便游泳逃生。

 

 

   韓戰結束後的1950年代中期,美國陸軍為因應可能發生在歐陸的下一場戰爭,因此發表了M1956個人裝備與適合於歐陸森林的OG-344綠色軍服,1956年起腳上的軍鞋也全面改為黑色漆皮,其製造方式依然沿用M1948戰鬥靴的固特異製法車縫大底,在換裝初期M1948戰鬥靴仍有大量庫存,士兵們只好將赤褐色的軍鞋染黑,以應付服裝檢查的要求。

 

▼1956年開始換裝8吋半黑色漆皮軍鞋,這款也是最後一種以固特異製法製造的公發軍鞋,美國三軍地面部隊也統一採用。

 

---------------------------------------------------------------------

 

   1960年代,美軍開始介入越戰,它們發現自二戰時期開始大量使用的固特異車縫(Goodyear wallet)鞋底並不適用於溫暖潮濕的東南亞叢林環境,經過數月的使用後經常造成鞋底車縫斷裂而致使鞋底脫落,它們面對了與二次大戰太平洋戰場上陸戰隊與日軍士兵同樣的問題---鞋子會開口笑。

 

   早在1955年美國陸軍納蒂克實驗室(The U.S. Army Natick Laboratories)Ro-Search公司(Wellco製鞋旗下的開發設計公司)就已經在共同開發一體成型鞋底(Direct Molded Sole,DMS)技術,就是將鞋子大底以橡膠射出於成型模具中並以高壓方式使其與鞋身緊密的結合固定,如此不僅節省製造與維修費用,鞋子的防水性能也有所提昇(水不會再由車縫線往內滲) ,大底的止滑花紋也能設計成有凹凸的立體形狀,而不再需要刻意保留供車縫的平面

 

   這種一體成型鞋底技術不僅美軍於1965年開始正式採用以DMS技術製造的叢林鞋,往後也一直沿用在戰鬥靴與沙漠靴的製造上直至21世紀初期,Wellco在越戰時期日產5000雙DMS叢林靴以應需求,西方世界國家包括國軍的聯勤(民國70年代)也將這技術應用在軍鞋製造上。

 

請參閱: 國民革命軍---軍鞋的回憶。

 

▼1967年發表的以一體成型鞋底技術製造大底有波浪狀紋路的標準軍鞋,一直使用到1990年代

 

 

▼以DMS技術製造的鞋底都會印上Ro-Search 的Logo

 

 

▼加了拉鍊的叢林靴,大多是直昇機或裝甲車駕駛才會這樣作,其實它們這些成員是不准許穿著半帆布的叢林鞋執勤(不防火),單純為貪圖舒適才穿著

 

 

▼1985-2007年間配發的標準戰鬥靴,皮革採用防水抗霉處理,鞋統部份以軟皮製造,穿著的耐久性更佳。

 

▼鞋底Ro-Search的 logo

 

 

▼1986-12-11公佈的MIL-B-44152A版,防水防霉戰鬥靴規格截圖

 

 

 

 

 

   以DMS技術製作的鞋子,因為橡膠射出成型的緣故大底是實心的,重量較重,彈性也不佳,只能依靠鞋墊來減輕行進時腳掌的負擔,鞋底磨耗後也無法維修。因此,在1990年代中期,陸戰隊率先採用一種叫ICB(Infantry Combat Boot 步兵戰鬥靴)

 

  這款靴子內襯有Gore-tex防水材質,並採用類似運動鞋的三層式的大底設計,中層採用EVA等軟性材質以增加彈性與緩衝性,最下層的大底則是以橡膠黃金大底貼合,如此完美結合了運動鞋的彈性舒適性與軍鞋的保護性,其設計的理念至今仍然使用中。請參閱:戰鬥靴與VIBRAM大底。我在1999年時購入一雙這種設計的戰鬥靴,因為結合的黏膠有氧化現象造成脫底,但是維修的時間間隔,相較於固特異製法則是延長了許多。

 

  在進入21世紀後,為了因應在光學偵測儀器下的偽裝需求,除了換裝新一代的數位迷彩服外,美國陸軍規定自2008年起黑色漆皮軍鞋不得再穿著,必需全面穿著麂皮的沙色(Tan)款式軍靴。

 

▼美軍現用的ACB(Army Combat Boots)

 

 

▼2007年公佈的陸軍熱帶戰鬥靴規格書(MIL-DTL-32237)截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nkcoll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